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浅析紫砂作品秀竹壶的乡情文

来源:绿色环保建材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2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郑燮赞竹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”苏轼说竹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。竹之于文人墨客,是气节的象征,是君子的歌颂。竹之于宜兴人,是那漫山与遍野。 宜兴有

郑燮赞竹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”苏轼说竹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。竹之于文人墨客,是气节的象征,是君子的歌颂。竹之于宜兴人,是那漫山与遍野。

宜兴有两物,一是紫砂,谓之“陶都”;二是竹子,自成“竹海”。宜兴盛产竹,是江苏省最大的竹制品基地,连绵苏、浙、皖三省几十万亩的竹海,纵横八百里。宜兴人物尽其用,用竹制成各种生活用品,绿色环保,陶冶性情。宜兴人爱吃竹,清明前后,踏春挖笋,三五成群,挥舞着锄头,收获开春的喜悦,享受挖笋的乐趣。宜兴的菜场路口,当地的爷爷奶奶,面前一堆堆新鲜的竹笋,他们说着吴侬软语,吆喝着叫卖,流进小桥流水里。江南小镇纵横交错的巷子里,宜兴人晒着笋干,沐着阳光,融进江南的生活画卷。竹之于宜兴人,是生活的陪伴,是家里的味道,是思乡的情愫。竹之于宜兴的紫砂匠人,是独有的不可缺少。

首先,竹之于紫砂匠人,是工作的搭档。紫砂工艺不同于其他任何的陶艺,有其特殊性。全手工制壶,不借助模具,但是一定要借助制壶工具。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一件得心应手的工具,在制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制壶的工作台有桌子,有椅子,随意走进路边的小作坊,你都会看到竹子做的椅子。在宜兴,做壶用的桌子叫“泥凳”,而竹子做的椅子是标配,大小高低合适,前后左右舒适。紫砂成型工具,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探索和创新,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、自成体系的工具,其数量大小有几百种,质地有竹、木、铜、铁、牛角、皮革、塑料等各种材料,其中,以竹制应用最为广泛,比如竹拍子、竹篦子、竹尖刀、竹线梗、竹矩底、竹扦尺、竹勒只等等,其中,大家比较熟悉的矩车,一般其柄是由不易变形的竹子,站人是由厚1.5厘米以上的竹老头,矩车钉是铁的,销钉则是竹子做的。竹制的工具,不仅有好用、耐用、不易变形的优点,也是祖上传下来的竹文化和使用习惯。

其次,竹之于紫砂匠人,是创作的源泉。如竹之于文人墨客,是写作的灵感和题材。竹对于紫砂匠人创作之路的影响,是广泛而深入的。清·邵大亨,宜兴上袁村人,其名作“龙头八卦一捆竹”,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,以合64卦之数。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,每组8根,结以成足,腰间束带以圆竹装饰。清?杨凤年,荆溪人(清雍正二年分宜兴县置,以荆溪得名,治所与宜兴县同城,1912 年并入宜兴。),其“杨氏竹段”,壶身为一段毛竹,共有三节,壶盖、壶把和壶钮均为扭曲的竹枝,细看竹枝下方还有带节的竹鞭横生。民国期间,冯桂林,宜兴周铁镇人,程寿珍、范大生高徒,最善于以竹入壶,“四方竹段壶”是其成名作。壶身为方中带圆的半段竹筒,壶把在竹段中出枝,附生小枝及竹叶,壶盖也贴有小竹及竹叶,另外配有四小杯及碟,每只杯上贴的竹叶方向不同,竹叶、竹节、竹枝上处处都有鲜竹的神韵,如宜兴毛竹的灵秀之气。

以竹入壶,蔚然成风,自成一派。流传佳作很多,在此基础上,后人不断的仿制或有所创新。在这种大环境下,想要在创新上有大的突破,对手艺人的造型设计能力是一项挑战。一件壶艺作品的创新,不是简单的删减或添加,要在保证最合理的实用功能的基础上,造型上的改变能让人耳目一新,视觉上有新鲜感。紫砂壶是由壶身、壶嘴、壶把、壶钮、壶底组成的,花器还包括装饰艺术。这就要求各部位的尺寸精确达到严丝合缝。在造型构成美的设计中还要有深厚的制作功底,以呈现自己的“精、气、神”。紫砂匠人的造型设计感,一方面是文化知识结构的加强、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,另一方面就是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。

这把“秀竹壶”,以竹为题材,以秀气为基调。在造型设计方面,作者进行了大胆的创新,身桶做成圆器,圆润饱满,壶身取细的竹枝环绕做装饰。这样就增加了这件作品的平面视觉的立体感,丰富了这把壶的韵味性。壶盖做压盖设计,高高耸立,像正在努力破土而出的竹子,储备能量,厚积薄发,充满生命感和力量美。壶钮巧取一节竹枝弯曲静卧在盖面上,小巧玲珑。壶嘴作三弯嘴,壶把作正耳把,起到了左右拉伸的视觉效果,均取竹节造型,左右各三节,有和谐对称的美。这件作品,主题突出,造型严谨,简单而不单调,恪守紫砂壶艺的优良传承中融入鲜明的时代审美特征。

壶中有竹,竹里含情。竹,滋养一代又一代的宜兴人,宜兴人一代又一代的在这份滋养中传承着紫砂文化。竹文化、紫砂文化,是宜兴的两张名片,在紫砂手艺人的坚守中相辅相生,构成了宜兴人的乡情文化。

文章来源:《绿色环保建材》 网址: http://www.lshbjczz.cn/qikandaodu/2021/0222/672.html



上一篇: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助力疫情防控和城乡环境
下一篇:浅谈室内设计中绿色环保设计

绿色环保建材投稿 | 绿色环保建材编辑部| 绿色环保建材版面费 | 绿色环保建材论文发表 | 绿色环保建材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绿色环保建材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