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竹林听风外一章

来源:绿色环保建材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6-1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诗意河洛竹林听风(外一章)□牛林萍我喜欢竹子,不是因为古人以茂林修竹为美的缘故,却又道不出因由来。总是喜欢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望着天瞎想:一大片竹林,亭亭玉立,青翠欲

诗意河洛竹林听风(外一章)□牛林萍我喜欢竹子,不是因为古人以茂林修竹为美的缘故,却又道不出因由来。总是喜欢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望着天瞎想:一大片竹林,亭亭玉立,青翠欲滴,俊秀挺拔,并伴有水声潺潺,凉爽宜人,而我,独坐其中,闭目沉思,聆听风声水音,将烦躁的心情释放在清幽可人的环境之中,让自己也绿色环保一下,该是多么惬意啊!无奈居住在钢筋水泥建筑夹缝之中的我,呼吸皆是浑浊的空气,听到的多是城市喧嚣和现代化的燥音,于是更加向往心中那片宁静清幽的竹林。忽然有一天,朋友约我去重渡沟游玩,我说一个破沟有什么好玩的?朋友说你可别小看这条破沟,那里面有茂林修竹,青山绿水,曲径通幽,别有洞天。我心头一阵惊喜,便爽快地答应了。一路翻山越岭,颠簸得我头晕目眩,感觉这山路十八弯,弯弯都累人。一走进重渡沟的山门,就看到大片的翠竹,那整片整片的绿竹一下子把我的眼睛给勾住了,心里面也如同喝了山泉水一样舒适了许多,我恨不能立即下车去将自己投置其中,来洗涤一下我那七荤八素的五脏六腑。悄悄地问朋友,咱们住的宾馆可有翠竹山泉?答案是肯定的,喜悦便浮在心头。农家宾馆门前地方不大,有修竹掩径,有小溪欢唱,房后更是青山绿树,烟雾葱茏,这样闲适幽静的环境怎不让人心生爱慕?安顿好一切,趁着同伴们休息的功夫,我急不可耐地要去拜访一下我朝思暮想的“朋友”。于是,小心绕过农舍,寻路朝前。路,是没有经过任何修整的,野花、藤蔓、青草不时扑打着我的双腿,小草56牡丹文学月刊/2011.01吻湿了脚面,但不会影响我的好心情的。依稀可辨的小路被山水冲刷成一条浅浅深深、曲曲弯弯的小沟坎,让经常不走山路的我走起来歪歪扭扭,像个故意端着架子走猫步的模特……驻足在竹林里,凝视着那“未出土时先有节,至凌云处仍虚心”的笋子拔尖破土,它们生机勃勃,绿意盎然,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启迪。刚想剥开看看有包衣的竹子是什么样的……忽然听见有人吆喝着开饭了,我只得恋恋不舍地按原路返回。晚饭安排在竹林之中,正合我意。那青翠的竹子又再招引我,趁饭菜还没有端上之际,我再次沿小径前行,还是没走多远,又被一嗓子给嚎了回来。矮小的四方桌上,金灿灿、稠乎乎、香气扑鼻的玉米糁子粥,菜是别有风味的山野菜,那土鸡蛋炒笋尖味道别提多好吃了,拳菜,水芹菜,还有,哈!我叫不上名字!虽然没有鸡鸭鱼肉,但一样使人吃得津津有味,肚皮翻圆。清风徐徐拂来,夹带着淙淙溪流的凉意,让人有说不出的惬意,明月也羞羞答答从山头探出头来,透过密密疏疏的叶子窥视着我们,月光照在衣服上明明暗暗,斑斑点点;我抬头望着镶嵌在宝石蓝的天幕上的月儿,不禁激情澎湃,便举杯邀月、邀朋,我欲大醉。可我不会饮酒,只能喝口凉甜的山泉水,以此代酒,与月遥对,吟诗作赋竹林里,诵风对歌明月下。夜晚休息在农家小院,房间里不用空调,依然凉爽宜人,置身如此惬意的环境中,远离酷暑难耐的大城市,真有身处世外桃源,不问魏晋的感觉……诗意河洛一梦醒来,天已大亮,有不知名的鸟儿在竹林里鸣叫,不是很欢快,倒有几分沙哑与凄凉。问老乡,答曰:相思鸟也!林中竟有相思鸟?老乡说,可能是另一只鸟儿不知去了何处,这个便用叫声招引其回来。一时间,我竟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鸟儿如此真情又如此忠诚,便绕过村舍,走进竹林。竹林此刻是静谧的,听不见鸟鸣也看不见鸟儿,难道是那只相思鸟回来了?还是因为害怕我的到来而隐蔽了?不知。沿着林中小道向前走,看见有几只小山羊在悠闲地啃着草,不叫也不跑,很有一种恬淡适从的意味。我挑拣一处竹林密集的地方坐下,并不担心泥土会脏了衣裤。地上厚厚的竹叶如同地毯,坐上去给人以舒适而温馨的感觉。顺手拾起一片竹叶把玩,心中有种强烈的愿望,想听到笛音或洞箫之声。幻想着,如果我此时衣袂飘飘,在这竹林里吹箫吟诗,随风舞蹈,该是件多么逍遥之事。此时此刻我真希望能做一个隐士,来领悟一下人生之道。环顾四周,空空如也,只有根根竹竿,扶摇山风,轻摆腰肢。顺着竹节向上看,修竹挺然,碧绿青翠,风姿绰约,一尘不染,难怪古人把竹子比作气宇轩昂的君子,比作坚守节操的国士。竹,文静,淡泊,高雅;竹,虚心进取,高风亮节,乐于奉献。如果把竹的精神引申开来,广为传颂的话,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所需要的精神和品质吗?趁机感受一下“位卑不敢忘国忧”吧?我将头枕于双掌之上,躺在竹林的怀抱之中,闭目神思。自己不免又笑了起来:你个一介草民,有什么可忧的?再说现在身处太平盛世,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,高兴还来不及,应该放声高歌才是,忧什么忧?其实这个时候,我什么都不用想,什么都不用思,更不用忧。在恬静的大自然面前我只要舒展自己,将自己植入自然之中,尽可以肆无忌惮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平铺于此,或将自己的情绪一一拿出来晾挂在竹梢上,不再有任何的思想意识,让自己的一切都空明起来,与竹林合为一体,竹便是我,我便是竹。一阵轻风拂面,裹着淡淡的清香,旋即会有清凉的水珠冷不丁地落下,打在我的脸上,起初我以为下雨了,后来才知道是错觉,这就是传说中的竹子雨吧?清风拂面,香!我翕动鼻翼,尽情享受,不让清香馥郁轻易从我鼻子前溜走。然这些香味却不愿长时间停驻,居然稍纵即逝。香风漫过,仿佛有人轻拨琴弦,那声音轻之又轻,如有似无,如丝如缕,虚无缥缈,待你想仔细去聆听时,却不知道又飘忽何处,一会儿又在离你不远处轻弹慢唱,若即若离。听其声音竟如水声涓涓,又如雪落竹叶,沙沙不停,一会儿如诗人吟咏,一会儿如琵琶弹奏,一会儿如轻歌曼妙,一会儿如舞步嗦嗦……又一滴清凉滴落在脖颈上,我睁开双眼,透过叶儿的缝隙看到,天依旧蓝,风依然轻,竹林中却有“雨滴”落下,不是所有的雨都代表悲切,竹雨就有种淡然是从的味道。随着风声,眼前有黄黄的、细长的叶儿翻转而下,如飞蝶,蹁蹁跹跹,从容淡定;如落英,自由洒脱,安然飘逸。曾经看过许多落叶,也听过诸多山林之音,但是从来没有与此相似的声音,不得不佩服自然界的神奇,不得不感谢造物主的群妙毕至,林林总总,缺一不可。一竹一清心,一树一菩提。万物皆有韵,心随黄叶飞。是人在吟诵?还是竹在鸣唱?亦真亦幻,委婉缥缈……一晃两天就过去了,不得不与重渡沟作别。然两天来与大山的亲密接触,使我一时间竟不舍离去。别时,我在心里对着山门里的青竹林悄悄说:竹林,我之所爱!重渡沟,我还会再回来的!我还要听你们为我吟风鸣唱!陆浑怀想孩子的爷爷是在陆浑水库边长大,我曾随丈夫带着孩子回过几次老家,每每经过水库时,他总是招呼我快看水库。于是便扭头去看,感觉也只是随着水位高低而判断其水平大了还是小了,再没有其他感觉了。有时候也会疑问:陆浑。怎么叫这么个名字?怪怪的。这次路经此处,听乔老师解释陆浑,传说中的上古蛮族,史载“陆浑之戎”。后我回来查资料得知:陆浑曾有伊国、伊侯国、伊川、豫州、有莘国等多种别称。《路史》认为,此处为尧的母亲所居之地,是尧的出生地。“陆浑”在历史上的首次亮相是春秋时期。史载:“周襄王十四年(公元前638年),陆浑戎允姓,从甘肃敦煌县迁此,始名陆浑。”。陆浑戎人喜欢养羊,家家户户都以放牧为生。据说,2011.01/牡丹文学月刊57诗意河洛现在迁居宜阳县的眉姓,便是戎人后代,仍然喜欢牧羊。不知道真与假。回来的路上途经陆浑,乔老师招呼大家下去看看,我还没有这样近距离欣赏陆浑水库的风貌呢,就急忙下车,不顾夏日炎炎便向大坝奔去。是谁说了有下去的小口,沿斜坡而下。行至一半,扭头忽见身后大块红石铺就的坝体竟是如此的美,那些不规则的石块拼凑而成,没有用水泥,石与石之间大大小小缝隙显得是那样的朴实而敦厚,颇有沧桑之感,一下子便喜欢上了。眼前出现这样的镜头,我坐与石上,眼观陆浑水面,脸上的表情应该是凝重和沉思。好,就这样!找一脖子挎相机的同行者,咔嚓两张,无奈风太大,太阳帽老被吹翻,眼睛也被吹得睁不开,想必效果不会太好。但心中的那个镜头停驻在脑海里。水边的风更大,把人吹得站立不稳。不过还好,水边有几个水泥做的圆石墩子,还有一棵不大的垂柳,还可以遮挡住那灼人的阳光,想必是垂钓之人所为。我坐在石墩上看水面,水很清,很干净,没有一丝杂质,水面上也没有漂浮垃圾,看来这里的管理还是挺不错的。水上有快艇如飞,还有几艘船只,只可惜不是木船,也不是打渔的船,这,有点破坏其意境。如果是一叶扁舟,一老者身披蓑衣,在其中垂钓或打鱼,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?……据说陆浑曾经山深林密、道路险阻,易于设防布阵;胜可驰骋中原,败可回山休兵;若遇兵事急需,西出卢氏走商洛,南经南召窥南阳,北越宜阳、洛宁撼陕、潼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。明崇祯十二年(公元1639年),李自成率数百骑兵攻破万安、陆浑、田湖等地;辛亥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中,在陆浑均有激烈的争夺战。陆浑不仅是军事要地,更是文臣武将、名儒廉吏寓居、著书之处。宋大理学家程颢、程颐曾在陆浑之屏凤庄讲学、著书,并定居于陆浑之耙耧山下,死后葬于陆浑之白虎山东;大儒邵雍常至陆浑与二程会文议事,死后葬于陆浑紫荆山;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死于徐州,择葬于陆浑万安山。唐代宋之问、杜甫、岑参、韩愈,北宋的欧阳修等大诗人、大文学家,都曾游居陆浑,并留下了风格、情感各不相同的大量诗词佳作。我想,这里山上的每一棵树,这水库里的每一滴水都是饱蘸古代诗人的思想与情操的,要不何以诗意漫延?极目眺望,峰峦依稀,极力去判断那南岸挺拔的七峰山与北岸飘逸的叠翠山,听家里人讲这两座山遥遥相望,情意绵绵,仿佛是一对沉于爱河的恋人,被人们戏为“七峰叠翠”。仔细观望它们,似有此意,无奈被水天各一方,只能遥遥相望了,能有个守望的恋人,估计谁都不会寂寞,是不是?现在不是初春,看不到迎春花,岑参《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》诗句:正月今欲半。陆浑花未开。出关见青草,春色正东来。夫子且归去,明时方爱才。还须及秋赋,莫即隐嵩莱……听说陆浑的迎春花,每到立春时节,不论天气寒暖,都会按时绽开笑脸,向人们报晓春天,漫山遍野的金黄,是春天一道亮丽的风景。这便是“陆浑春晓”,被称一大奇观。很想看到这一奇观,也只能耐着性子,等待来春。看,这石头多漂亮!话音没落,一大块有花纹的石头便出现在眼前,我眼睛一亮:像雪花玉石!还有吗?我也要。便随其在乱石中寻宝贝。这个像曹操与关公!是,一面红脸一面白脸,还真像,寓意深刻,要了!这个造型美观,如果在其旁边种一观赏榕树,将是何等的漂亮……这个圆圆的、光溜溜的正好我可以带回去浸酸菜……哈哈,收获颇丰,可就是我该如何把它们带回去呢?老沉呢!管它呢,先放车上再说。坐在座位上,竟又忍不住把石头捧在手中把玩,石面有着薄薄的绿苔,不是很均匀,放在鼻子下面嗅,有一种很特别的味道里夹杂着淡淡的腥味,这应该是陆浑的味道吧?它是不是见证了陆浑的历史和陆浑的人文?或者说它身上蕴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陆浑秘密。它无声无息、不言不语,却又胜似有声有息。如果我也是一颗陆浑石头就好了,可以聆听陆浑的声音……责任编辑徐根鹏58牡丹文学月刊/2011.01

文章来源:《绿色环保建材》 网址: http://www.lshbjczz.cn/qikandaodu/2021/0611/794.html



上一篇:叶某不庄
下一篇:水泥土复合管桩技术优势及应用价值研究

绿色环保建材投稿 | 绿色环保建材编辑部| 绿色环保建材版面费 | 绿色环保建材论文发表 | 绿色环保建材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绿色环保建材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